人民网:福建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位居全国第一 税务赋能特色“地标”变致富“金标” -ag九游会app

今天是:{{now | date("yyyy年mm月dd日 eeee")}}




人民网:福建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位居全国第一 税务赋能特色“地标”变致富“金标”

发布时间:2024年08月29日08时58分

来源: 人民网

字体:   

  福建,山海相拥。最新发布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6月底,福建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29件,全省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数3444件,均位居全国第一,产业主要分布在种植、养殖、加工业,全省500多个乡镇、超千万农村人口受益。一枚枚地理标志,诉说着八闽大地的丰饶,描绘着乡村振兴的蓝图。福建税务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,积极培育地标产业发展沃土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 

  税助“问山收成”,种植产销结硕果 

  “花果鱼米之乡”漳州市,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56件,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。 

  在“世界柚乡”平和县,漫山硕果,柚香四溢。县域内有40多万人从事蜜柚产业种植,约有八成的农民收入来自于蜜柚种植产业。“今年1-7月我们出口退税近13万元。”福建至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盛金介绍,公司与国内多家商超合作蜜柚经销,蜜柚还跨出“国门”,远销美国、中东、欧洲等地,“有国家政策支持,我有信心把蜜柚产业做得更强,让更多人爱上平和味道!” 

  在云霄枇杷文化节现场,地标产品展销区琳琅满目。“助农税宣服务队”走进枇杷文化节现场,宣传辅导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免税政策,并讲解电子税务局代开发票操作流程,让果农一看就懂、一点就会。据了解,云霄县枇杷产业年总产值超2亿元。以“云霄枇杷”为典型代表,云霄县共拥有地理标志商标40件,位列全国县级行政区首位,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筹建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。 

  税助“耕海牧渔”,养殖鲜美喜丰收 

  宁德市的地理标志产值位列福建省首位,其水产资源多达600多种,拥有“天然鱼仓”的美称。 

  在中国人餐桌上,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。“大黄鱼夜间捕捞后,次日凌晨可送到福州,当天就能在国内多地生鲜市场上架。”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尤维德介绍。 

  产业壮大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支持。“去年,我们公司出口退税3363万元,今年前7个月1846万元。”尤维德介绍,税务部门出口退税办理流程持续优化,助力大黄鱼远销海外。如今,宁德大黄鱼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带动30多万沿海农民就业致富,产业链年产值已超100亿元。 

  宁德大黄鱼的鲜香丝丝入扣,东山鲍鱼肉质丰腴肥美。“海滨明珠”东山岛,是全国最大鲍鱼育苗基地,创造全国60%的鲍鱼苗产能。在东山县华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以往需要人工清洗、蒸煮、冷冻、分级等一道道工序,而今由智能化生产线“挑起大梁”,鲍鱼加工量也从500多吨增长到1000吨。 

  “生产线升级投资500余万元。与此同时,今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0余万元,出口退税超1400万元。”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高丽君说,税务部门精准推送政策,并上门辅导渔企,确保税费红利“落袋”。 

  税助“向新向绿”,加工升级补强链 

  “安溪铁观音”在福建省地理标志产业产值排名首位,并以其1440.42亿元的品牌价值,连续九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。 

  扩规模、增收入,地标产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走进安溪兴溪茶业有限责任公司,为新式茶饮专门配置的审评室、检测室、烘焙室及各类专业仪器映入眼帘。 

  “新式茶饮市场潮流变化快,我们的基底茶研发必须持续投入,确保敏锐的市场反应。2023年度公司累计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22万元,研发经费得到了有益补充。”公司负责人王吾河介绍,公司研发的基底茶茶香醇厚、整体口感佳,已进入多家新式茶牌供应链,高峰期茶叶月出货量达200多吨。 

  为充分提升产品附加值,福建地理标志不仅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,也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足功夫。 

  在“世界石雕之都”惠安,走进有志石渣石粉环保处理项目现场,大小不一的石材边角料、石粉石渣,经过切割、粉碎成泥,再经回收、过滤、烘干等工序,从废弃尾料摇身一变,成为各种原料再投入市场。 

  作为惠安首个石渣石粉环保处理项目,年均处理石粉泥水可达30万立方米,不仅有效解决石雕企业固废处理难、无处填埋等污染问题,还能实现石材尾料循环综合利用。“公司绿色转型是现实所需,也是企业发展方向。税务部门辅导我们享受节能环保、企业转型升级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,已减免税款8.5万元,有利于我们新一轮转型升级。”项目负责人王志刚表示。 

  随着产业链现代化发展,惠安县传统石雕石材产业正迈向绿色技改,焕发新生。 

附件下载

相关信息

网站地图